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蓝月传奇版本 > 内容

【新时代·美丽幸福新边疆】网媒记者西藏山南行:触摸雪域变迁,

时间:2020-10-24 06:38 点击:

  核心提示:光明网记者李政葳 五月的西藏山南天高云淡,天气还有些微凉,穿行在雪域高原上,所见所感既是一种视觉的盛宴,也是一趟心灵的旅程。近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西藏行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的网媒记者深入山南隆子...
   

  光明网记者李政葳

  五月的西藏山南天高云淡,天气还有些微凉,穿行在雪域高原上,所见所感既是一种视觉的盛宴,也是一趟心灵的旅程。近日,“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西藏行网络主题采访活动的网媒记者深入山南隆子县玉麦乡、斗玉珞巴民族乡、列麦乡,错那县勒门巴民族乡、麻麻门巴民族乡、贡日门巴民族乡、浪坡乡等地,通过文图并茂、网络直播、视频录制、无人机航拍等形式,展现了西藏的大美风光、西藏边境小康村建设成果以及边境群众自觉“做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的守边固边精神。

  “记者们克服了高寒缺氧,道路崎岖,生活工作条件艰苦等困难,翻雪山、过峡谷,深入农牧区机关单位边防哨所村居委会,与农牧民群众干部职工边防军人促膝长谈,把笔头、镜头、话筒对准基层,描绘出一段段带着糌粑香、酥油味的动人故事,采写出一篇篇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优秀新闻作品。”西藏自治区党委网信办副主任黎林说。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西藏行网络媒体采访团走进西藏(李政葳/摄)

  看变化、聊发展,感受祖国边疆美丽幸福新面貌

  位于山南错那县西南部勒门巴民族乡,是错那县乃至全国重要边境乡镇之一,也是门巴族的主要聚居地,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形成特色高原茶产业,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与勒门巴民族乡相邻的麻麻门巴民族乡,依托自然资源和交通区位办起生态旅游,在当地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内,每家每户都是盖起一幢幢小楼房,里面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小桥和流水环绕宛如江南水乡一般宁静、优雅。

  勒门巴民族乡、麻麻门巴民族乡的发展变化是美丽幸福新边疆的缩影。“随着周边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越来越多人愿意自驾游来到这里,享受‘天然氧吧’带来的惬意。产业富民让群众‘钱袋子’鼓了起来,实实在在的惠民政策让人民幸福感剧增,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产业富民和惠民政策落实,雪域高原的幸福之花一定会越开越灿烂。”中国青年网记者张博在报道中这样表述。

  幸福美丽新边疆——西藏山南(李政葳/摄)

  人民网记者万能说,除了美丽的风景,这次感受最深是这里各个乡村都加大建设力度,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人文景观。“我们也真实地感受到当地人由内而外散发的幸福感和对未来满怀的希望。这种幸福感,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央视网记者杨小淼也满怀期待:“边境小康乡村建设正在红红火火地进行中,在守护好神圣国土的同时,,建设美好家园不仅是边疆的幸福,更是整个国家的幸福。

  看到麻麻门巴民族乡美丽、漂亮的建筑,澎湃新闻网记者孙鹏程说这让自己回想起玉麦乡等正在建设中的边境乡镇。“或许现在很多地方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然而这是一种破茧而出的美丽,同样也能给人一种希望,相信以后一定会修成一条条柏油路、一幢幢新楼房。艰苦都是暂时的,幸福并不遥远。”孙鹏程说。

  在本次报道中,多家媒体采取航拍、全景、直播等融媒体报道形式展现祖国边疆的壮美。“通过网络直播等新媒体形式可以第一时间把内容传递给网友,也让报道的互动性、趣味性更强,让更多网民了解边疆,为美丽幸福的边疆建设贡献自己一份力量。”人民网记者万能说。新华网记者陈琳主要使用无人机拍摄。“空中俯瞰,能从另一个视角感受边疆的美丽,尤其是看到一片片青山绿水,给人一种生机和活力,这更象征着无穷的希望。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我们愿意用自己的镜头和笔触,把这里的美丽幸福的故事传达到每个人的心里。”

  翻雪山、过深谷,高原上的采访“累”并快乐着

  高山深谷,雪峰林立,西藏自治区山南市隆子县玉麦乡位于中印边境,是我国人口最少的行政乡,也是这次媒体行重要的采访点之一。来到山南市的当天,采访团便直接驱车赶往玉麦乡。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不错!玉麦乡层峦叠嶂、风光旖旎,但同样山高路远、路途颠簸,300多公里的路程足足颠簸了近8个小时,一路上翻越了两座5000米以上的雪山,上面皑皑白雪与茫茫白雾混为一团,细长的车辙线路犹如一条弯曲的黑线;期间,雪山上下起了冰粒,砸得车床啪啪作响,冰粒落在泥泞的路上化成雪水,道路变得更加湿滑,车轮几次陷入深坑,记者们不得不下车推车前行。

  “车辙与万丈深谷仅半尺之隔,山下都是厚厚的云雾,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简直不敢往下看,但为了不影响团队成员情绪,一直都隐忍着没出声,悄悄地用手上的东西挡住视线不敢往外看。”中国网记者吴佳潼说。

  一路上采访团翻越雪山,行临崖泥路、盘山石头路、河谷土尘路(李政葳/摄)

  除了雪山路段,更多的是临崖泥路、盘山石头路、河谷土尘路。因为路途颠簸,当地司机都形容这些是“跳舞”路段,期间别说整理素材、写稿,被颠簸得呕吐恶心晕车。因为很多临崖路山上随时会有滚石落下,采访车的车速需要尽可能地快些,慢了恐怕会被山上的滚石击中。“在5月9日前行的路上就被塌方的滚石给阻挡了,县政府迅速调动了一辆铲车,快速清理滚石。在清理路障的这段时间,一些快速争抢时效的报道就是这时赶写出来的。”新华网西藏频道副总编辑刘子明回忆。

  采访期间,类似的路况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此次采访行程近1800公里,每天约有7小时以上都在路上。另外,让很多记者难忘的是玉麦乡的采访经历。因为这里正在施工重建,采访团只能住在临时搭建的活动板房式的家庭旅馆。“里面窄小潮湿,围墙八张床铺,晚上我们钻进自带的睡袋,上面盖好两层厚厚的被子,再打开电热毯。睡袋里很闷,半夜出了一身汗,但又不敢掀被子,因为深山半夜冰凉刺骨,一旦感冒后果不堪设想。”新华网记者陈琳说。

  高原缺氧给采访工作带来的困扰不言而喻,尤其是采访团成员大多来自平原地带,骤然高海拔作业让不少记者感觉身体不适。“白天不是采访就是赶路,晚上吃完药又继续加班赶稿,这就是我们此行的真实写照。”人民网编辑万能拿着氧气罩说。“我是来工作的,一定要把采访报道做到位!”每当随队医生告诫大家注意休息、不要加班熬夜时,记者们都会这样“怼回去”。

  网络问题也成为写稿传稿的一大难题。由于采访团一直在高海拔的山路上行进,大家常常一天都处于“失联”状态。到达斗玉乡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了,大家住在乡镇府院内的招待所,房间里没有网络,记者们不顾旅途的疲惫,搬着电脑拿着插排来到乡政府的接待室,将当天的稿件回传。

  “累并快乐着。”新华网记者马艺萌这样总结。

  记者们克服恶劣自然环境高水平完成采访报道工作

  忆往昔、话传承,青年记者感悟责任与担当



作者:蓝色传奇网页游戏 来源:http://www.swgl.cn
相关评论
发表我的评论
  • 大名:
  • 内容:
  • 蓝色传奇(http://www.swgl.cn) © 2019 版权所有
  • 蓝色传奇|蓝月传奇|网页传奇|传奇网页版|传奇网页游戏